close
4年前,Scott支身從美國回到台灣,那時美國科技業的研發計畫普遍一點一點地縮編,台灣的科技業則是高舉雙手歡迎研發人才投入,一直到現在,台灣科技業還是一樣,持歡迎的「態度」。

 Scott大學畢業服完兵役之後就到美國去唸書了,拿到博士學位以後,一直在美國的大公司做研發,不過研發並不是精確的用字,他實際上投入的是研究(research)工作,研究的是未來10年可能都不見得會落實到產品,但是理論上可行的新技術。

 這樣一待就是9年,其中他經歷過老闆特別鍾愛的研究計畫,那時做研究工作是很proud(榮耀)的,因為拿的經費是國防部的預算,研究的東西非常先進,感覺上好像世界上沒有人做得出來;而且,那時做研究也不需要去考慮其他的事情。

 不過沒有什麼事情是不會變的,2000年科技泡沫破滅之後,美國科技業盛況不再,大公司的研發經費一一縮編,IBM對研究的重視度大為降低,TI的研究中心也關掉了,HP很早就不做先進研究了,英特爾在conference(大型研討會)中,也看不到paper的發表,就連早年會產出諾貝爾獎得主的Bell Lab(貝爾實驗室),也降低了基礎研究的比重,相對產品開發的比重增加…。

 聽說,那時業界流傳著一句話:最後一個離開Lab的,請關燈。(這句話的起源是,當年波音盛況空前時,在西雅圖擁有廣大的版圖,但後來走下坡,廠房一一關閉,西雅圖的高速公路旁遂看得到這樣一個看板,當然原本那句話是沒有Lab這個字眼的。)

 研發經費縮減、研發計畫縮編、研發人員裁撤或調職,在這一波的動盪中,其實讓Scott感受最深的,是對於「研發」這件事的態度大轉變,原本令人proud的研發事業,突然在公司重視起市值、股價、證券分析師的看法之後,變成了被質疑的花錢單位,在裡頭花任何一個penny(分)都變成operation cost(營業成本)。

 那幾年公司內的情況是,賺錢的單位聲音最大,逐漸地,Research愈來愈少了,終於有一天,全部拿掉。

 可想而之,過去貝爾實驗室曾經劃時代的發明電晶體;或者在TI,曾經由Jack Kilby發明IC,這些產業界曾經發生的research殊榮,而且對後世50年人類生活產生長遠影響的傑出成就,都只能存在於歷史的記憶之中。

當時離開大公司的研發專才們,有些帶著自己一肚子的經驗和能力出來成立新公司。說也奇怪,沒有了大公司的包袱,竟然比原本更有效率地做出成果來;後來就形成了大公司將這些已經開花結果的新創公司買下來的新模式,而且經驗值顯示,這樣的模式其實成功率頗高。

減少了research,大公司剩下的是development,著重實際產品的新技術開發。過去產業界的innovation(創新)經驗,近幾年就轉移到學校了。

美國的教育模式原本就重視獨立思考和創新,而且美國的大學長期以來吸收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流人才,因此雖然產業界減少research的比重,但學校仍能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且美國幾十年來科技研究的根基深厚,雖然歷經這樣的轉變,然而短期之內並不至於對它的科技地位產生太大的影響。

然而台灣呢?在人工、土地等成本高升的壓力之下,產業出走潮已經進行了絕大半,很多人喊出台灣產業升級,從製造走向研發、創新的口號。

其實不能說這是口號,台灣產業不這麼做,可能根本沒有別的選擇;近幾年屢屢聽到廣達、鴻海等超級大廠成立研發中心的訊息,招募人員動輒數千名。

科技的發明和創新,最需要的就是人的腦袋,有很多人、也就是很多腦袋的資源,對研發來說的確迫切需要。

科技代工能力超優的台灣,近幾年在台灣廠商高舉雙手(或有大廠以年薪千萬來吸引)歡迎科技研發人才加入團隊之下,有心將自己在研發上的經驗貢獻出來的Scott,也在4年前回國。

 剛回來時在一家超級大廠做新產品的開發,不過後來因為大廠對於新產品的決策舉棋不定而離開。再一次,Scott感受到的又是心態的問題。

 這些大老闆的確試著想從製造轉往創新研發發展,不過因為長期以來沒有什麼累積,基礎實在太薄弱。而且研發和製造是不同的故事,製造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出規模,帶來收益;但是研發不是一蹴可幾,時程和成果也不是全然能夠掌控的。當老闆對著研發專才問起回收的問題,而且這種事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時,戲就唱不下去了。

這就是心態的問題,台灣的產業界被大環境驅使,不得不轉型時,心態上究竟是不是ready面對研發的種種面向,包括它是個砸下銀彈不知道成果何時出現的事業,或者投資下去的報酬率難以預估,或者科技研發人才究竟要多少,才足以做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來,面對這些問題,大老闆們ready了嗎?

 即使有遠見、有心的老闆們下定決心了,面對台灣欣欣向榮的股票市場,面對投資大眾的不斷質疑,面對股價亳不留情的波動,面對媒體常常自以為是的大肆批評,老闆們,承受得住嗎?

以前說30年風水輪流轉,十倍速時代縮短為15年風水輪流轉,轉型成功之前的台灣產業,正在吃80、90年代建立起來的老本。

回台4年的Scott已經充分體會到,效率一流的台灣產業,始終難以擺脫「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的觀念。一顆大樹,若不斷去吃它的果實,而且沒有澆水,大樹會漸漸的萎縮,這就好像美國科技業;但是台灣的樣貌,卻好比一顆正在培養的大樹,好不容易結了一點果實,就趕緊把它吃掉,之後,它是不是能夠繼續茁壯,甚至產生餘蔭?

現在Scott進行一些研發專案,有些是與學校合作,或許金額上百萬,然而面對這樣的投資,Scott隨時都準備好,若老闆問起,這些金額對公司有何好處,要怎麼回答…。

台灣科技業的Lab,燈會一直開下去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 建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