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天我們都要做一些抉擇,不管是大事或小事,出於自願或被迫,例如,午餐要到哪裡吃?吃什麼?晚餐也是一樣。進入一家未曾去過的餐廳,翻看菜單,每一道菜似乎都好,就不知哪一樣最好。光是從菜名還不能確定菜餚是否美味可口,問一問在旁等候客人點菜的服務生:「你們餐廳哪一道菜最好呀?」她的標準答案一定是:「都很好!」如此一來又增加了一些困難,為了怕耽誤服務員的寶貴時間,只好隨意點了幾樣,有時事後都忘了自己點了那幾樣菜,但這一餐也吃得很愉快。作抉擇似乎不難。

從小到大也記不得經過多少考試,測驗的方式有是非、選擇、及問答,面臨的都是抉擇。是非題似乎比較容易,不是對就是錯,答對的機率是五十。選擇題就要在三個答案或四個答案當中選一個,答對的機率就更小。然而,生活李所面對的大多數問題,往往不像是非題那樣的對錯分明,也不像選擇題那樣,可以三者選一或四者選一。有時候可選擇的更多,有時候只有兩個選擇-要或不要,沒有模稜兩可的灰色地帶。現實生活的試驗比測驗卷更難。

作抉擇的另一個困難是資訊不足,無法預知這樣的選擇是否會導致預期的結果。例如,一份新的工作是否會比原有的工作更好?未來的發展會如何?這些都無法事先就知道,因此使人猶豫不決,進退兩難。

另一件使作抉擇變的很困難的是,有時我們被迫要在很短的時間,如一瞬間或幾秒鐘內,要做出抉擇。例如,地震來襲時,天搖地動,是要奪門而出?還是留在原地靜觀其變?這樣的決策有時關係到生或死的機運。但不論抉擇容易與否,資訊是否充足或思考的時間是否足夠,我認為真正考驗的是作抉擇時當事人的想法、價值觀、理念,或內心理更深層的渴望。

任何的抉擇都會有些風險,這也是抉擇的難處。人人都想做一個最安全的抉擇,得到想要的,同時最好也避免承擔任何風險。但是天下卻沒有這種便宜的事情,我們選擇了我們想要的,也就必然要承擔這一個抉擇所帶來的一切,不管是好或是壞。就像有智慧的人說的:「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下一句話應該是「無怨無悔」。

作抉擇因為承擔的風險大,就更需要極大的勇氣。今天的企業經理每天要作許多抉擇,也都面臨時間緊迫、資訊不足、風險大等壓力,但又不得不在瞬間作出抉擇。因此,考驗的是經理人的理念、想法、價值觀,或是平時從各種事務的觀察、學習和認識中所培養的素養。例如,當景氣不好時,應該採取節流或是開源的抉擇,企業的經營應該朝向降低成本或是提高價值而持續努力,經營者勢必要在兩難當中作一明智的抉擇,才能帶著眾人著正確目標奔去。

在一個十字路上,詩人選擇一條較少人走過的小路,你呢?人類走到另一個新世紀的出發路上,我們會選擇什麼的路走下去呢?戰爭或和平?野蠻或文明?仇恨或相愛?經濟發展或生態保護?進步或毀滅?這是一個需要高度智慧和勇氣才能作得抉擇。 

文章摘錄自 安瑟管理顧問總經理 曾渙釗著《抉擇 管理的感性與理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邱 建凱 的頭像
    邱 建凱

    邱 建凱的部落格

    邱 建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